![]() |
觀自在菩薩 |
我的生日,該是我媽媽的受難時。
想起一點不錯;養子方知念親恩……….
想起一點不錯;養子方知念親恩……….
我的外婆是紥脚千金小姐;却不識字。
母親出生的年代,女生很少有讀書機會,她堅决爭取讓女兒讀了两年私塾(卜卜齋),真是功得無量。知否我媽寫的信,比讀了十多年書的我們;不知要好幾多倍!她與父親是盲婚啞嫁;父親出國謀生幾十年來;聚少離多。他們全靠書信往來;維持這段深厚感情;至老父退休回家。
母親出生的年代,女生很少有讀書機會,她堅决爭取讓女兒讀了两年私塾(卜卜齋),真是功得無量。知否我媽寫的信,比讀了十多年書的我們;不知要好幾多倍!她與父親是盲婚啞嫁;父親出國謀生幾十年來;聚少離多。他們全靠書信往來;維持這段深厚感情;至老父退休回家。
她獨力主理家裡大小事務,侄兒們自幼失母,也是由她一手帶大的,所以她是家裡最受敬重的人。
遺語記情:
她常出口成文,例如告戒我們吃飯吃餸時不要〝攬草入園〞(吃得太大口),在自己的範圍挾餸,不要飛象過河,〝食相如龍口含珠、鳳頭點水〞,不要浪費食物,〝救濟不如淘碟(淘汁)〞,〝吃了去洗火〞嗎?即一下子不要吃得太多。要食不言;寢不語。
〝近山不要燒枉柴;近水不要洗枉水〞。
她常出口成文,例如告戒我們吃飯吃餸時不要〝攬草入園〞(吃得太大口),在自己的範圍挾餸,不要飛象過河,〝食相如龍口含珠、鳳頭點水〞,不要浪費食物,〝救濟不如淘碟(淘汁)〞,〝吃了去洗火〞嗎?即一下子不要吃得太多。要食不言;寢不語。
〝近山不要燒枉柴;近水不要洗枉水〞。
〝要好行藏〞,走路一步還一步。穿衣服不要〝上官的、馬士的〞意思是〝不要上官時和做馬夫時,着同一套服式〞,〝要顧身勢〞。
還常說孔子這句話:【非生而知之,學而知之。】她個性善良温馴,不說東家長,西家短。對那些滿口污言唯利小人,每多包容對待。
教我們不可重富嫌貧、見錢眼開、【寧欺白鬚公,不欺少年窮】。
當然她也有她的忌諱,例如吃飯時我們不慎將筷子丟落地上,或說了些不吉利的說話,她就會還以嚴厲眼式。還有,不能夜歸,猶其是〝女子之家〞!否則,厲聲斥責,囉唆不矣!
她有智慧,眼見政局開始有變,就毅然放棄鄉間務農生活,申請舉家來港,僥倖避過了數度苦難日子!
香港當時的樓宇,全是清水房、沒有裝修的、她用頂手費租了一層千呎新唐樓,將之間成五個房間、另四張床位分為上下格、一個閣仔,做包租人,養活了我們一家七八口。
居住的環境較現時的劏房,不知道要擠迫多倍?惡劣多倍?試想這情景:五六伙人擠居一樓、共用一厨房、一廁所、有十多個兒童擠在一起;玩在一起;打架吵鬧之聲.......可想而知!托賴也能相安無恙。
互讓互濟,仿如黃霑叔《獅子山下》的歌詞,好有共鳴!
遠親不如近鄰啊!起初幾年,我們曾是四代同堂連同各方親戚,如舅父母、外婆(太婆) ,兄長的妻舅、他的太太和子女、祖母(太婆)、表兄弟姐妹等同居此樓。
由於他們,先後從國內初來此境- 香港地,寸土尺金,幸有母親悉心按排主持,家裡遂成為中轉站,住在一起,方便互相照應,直至他們申請公屋(那時叫亷租樓)獲批。
![]() |
誦唸 |
由於他們,先後從國內初來此境- 香港地,寸土尺金,幸有母親悉心按排主持,家裡遂成為中轉站,住在一起,方便互相照應,直至他們申請公屋(那時叫亷租樓)獲批。
到我們成人了,大家已有工作,為了改善生活,合資購了同座的下一層作居所。父母親則一直住在那裡;至他們離世後才退回樓層給業主!
我母親沒有外出工作,閒時拿一些外發工回家做,幫補家計,例如挑手抹、織冷帽、綉圍巾、釘鈕,這等手工藝,工資都很微薄,後期流行的塑膠花,更是一家大細一齊穿,每月多得伍六拾元做零用,家裡就鬆裕多了。
記得那年頭,人浮於事,不易找到工作,普羅大眾的收入朝不保夕。我讀的小學,因付不起學費而退學的有之;付不起住房租金,逃之夭夭的也不少。對那些因經濟欠交租者,母親從不惡言相向。
她大半生飽受生離死別、我的二哥、她失踪的父親、侄兒的母親……當中,也曾過着外戰內亂的日子。
中日抗戰勝利後,我父母重逢才有我的誕生,我跟我唯一的兄長,年齡相差 20 歲,他結婚之後,我才出世。所以我和四個侄兒一塊長大,我們的感情密切,豈只姑侄;而是親如手足姐弟妹!
中日抗戰勝利後,我父母重逢才有我的誕生,我跟我唯一的兄長,年齡相差 20 歲,他結婚之後,我才出世。所以我和四個侄兒一塊長大,我們的感情密切,豈只姑侄;而是親如手足姐弟妹!
母親不怕捱苦,但對人生的無奈,亦偶有怨言流淚,她訴說最磨難是躲起來懷孕生我,因娶了媳婦的她,已四十歲了,不好意思再生養,亦不想和她一塊挺着大肚子。
所以躲到過兩巷的細屋閣樓裡;躲起來的後果,是我不夠月便出生;吃的是菜頭、菜根,那有營養可言?那裡來奶水哺育我?
所以躲到過兩巷的細屋閣樓裡;躲起來的後果,是我不夠月便出生;吃的是菜頭、菜根,那有營養可言?那裡來奶水哺育我?
幸好母親人緣好,找來奶媽,之後我稱她為〝老媽〞給我哺乳!
自小家裡一直供奉觀音菩薩像,我們對衪都恭敬如在,可是沒有心肝的我,總是忘記衪的誕日,請寬恕我!觀音娘娘;『南海觀世音菩薩慈悲;觀自在菩薩;南無阿彌陀佛。』
誦唸心經;每日一遍;是我唯一表示敬重和能做的彌補。
孫兒都長大了,一切責任似乎已完結。滿以為苦盡了;甘甜應來。
母親….却不曾有機會看到他們成家立業;或坐下來享享兒孫清福;便已離世!
母親….却不曾有機會看到他們成家立業;或坐下來享享兒孫清福;便已離世!
人生每每是這樣?又有幾許能順順遂遂….
我們永遠懷念您;祖母亞人;媽媽;親愛的;我親愛的母親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