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王柏泉畫作(N33) 西灣河太古紅屋 (1) |
原來大家分別也在這裡的印度出入口行工作,都是一至三人主理的公司,常相約一起往郵政局寄 sample,往電報局發電報等。
中午午膳,她多自已帶飯。我和同事間中亦往隔壁重慶大廈吃印度薄餅和咖喱,有時則跑到斜對面的半島洒店職員飯堂吃平宜碟頭飯。
記得這大廈的低層林立了不少我們這樣的小型商行,半數是印巴人開的,每間只僱用一至兩位職員。
有些單位擺放四、五張寫字檯,分別租給幾間公司做出入口生意,一般都是一檯一公司,一公司一電話。
除此,還有很多住家式的唐服西裝(洋服)工場,專做遊客生意,訂單是由附近的商場和酒店送來,今來明取,生意滔滔。
這些小洋行小工場,不多不少也成就了今日的香港繁榮!高層則是住宅,據說成龍少時 (七小福) 也是在這大廈內學藝的。
基於個人理想,我們不到半年便轉業了,她也移民加國。我去了後街河內道妙麗集團,開始我的廣告〝行銷〞生涯,是 team work工作,總較兩人公司開心吧。
為了增值,晚上到尖沙咀街坊福利會學日文,有一個時期還去讀大專,讀廣告設計,好不忙碌?
這年代,年輕的我們,沒什麽社會資源支持,大學又少,什麽也得靠自己,多數還要負起養家的責任。
又總是孝孝順順,甚少埋怨的!當然我們也懂得苦中作樂啦!例如做得辛苦時,會夾錢去車厘哥夫買個蛋糕來嘆!去 Bayside 跳吓茶舞,去喜來登酒店的頂樓 Pink Giraffe 喝杯酒睇夜景!
聖誕、元旦、生日間亦去金漢或金冠夜總會慶祝,去樂宮戲院看潘迪華的歌劇【白蛇傳】,去香港歌劇院聽姚蘇蓉和青山唱歌............
不知怎的,我的活動範圍總離不開彌敦道?這也算是我的拍拖勝道呀。放工後,我的他喜和我漫步彌敦道,邊逛邊看,邊看邊講,直至到了盡頭(大埔道),才乘車回家。
不知怎的,我的活動範圍總離不開彌敦道?這也算是我的拍拖勝道呀。放工後,我的他喜和我漫步彌敦道,邊逛邊看,邊看邊講,直至到了盡頭(大埔道),才乘車回家。
當然,彌敦道的九龍公園;也是我們常去的好地方。
11/ June /2009
原記彌敦道百週年紀念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