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0月22日 星期二

佳色掇英









王柏泉畫作 (N17) 家居瓶花 (1)




昨天,和大嫂一起往中大圖書館參觀【香港文學特藏】的『佳色掇英』展覽。這園地,得學者和各界的捐贈,蒐集了不少過往滄海遺珠作家的珍本、手稿、詩文、當時的〝青年刊物〞、和〝通俗文學〞…..

那裡見到老作家劉以鬯先生,向他問說:「很喜歡王家衛改編拍你的【花樣年華】和【2046】電影,你自己是否也很滿意?你認為他忠於你的原著嗎?可惜,不太聽得清楚和明白他的作答!

此處,能尋回一些我少時的讀物,如中國學生周報、伴侶、藍友書(當時前衛雜誌)、已被遺忘很久的作家作品,有徐速,想起他的【星星之火】【櫻子姑娘】還有舒巷城、西西…..
〝手搞〞,每個作家字體不一樣,形態上亦可看成藝術,代表了他們不同性格、審美、喜愛、非常珍貴。

我心裡想,以後還有手稿麽?如今作家已多在屏幕上作寫,
方便容易,可隨時删除,可随時插入句子,或調動句子的上和下,善用delete, copy and paste ,節儉紙張,又快捷傳遞。
by lee an
却又是得一失一;失去字體的不同形態!

參觀的現場,巧遇一久違寫作朋友,聽她言下之意,有點抱怨,已沒寫作多時。關心她的近况,連忙鼓勵她用電子寫作,她給我的回應……. 是頗為費解的?
 
其實,現今從事寫作,有很多網絡平台供應,不需付任何費用,又可建立自己的〝博客〞,你甚至可以在 face book 或其他社交網站寫,每個人也可成「作家」!問題是你的是否好酒?如是,那怕巷子深!如果有麝,一樣可以寫出頭!看的人或許會更多、更易被傳閱轉載、被評論!
回想以前,想寫無門,最起碼要有人賞識,要有人肯給機會,有地盤才可成事。

試看如今某報館的取料宣傳廣告『「人人可以做記者;互動平台!」 即拍、即錄、即爆料」還即時有回應;like or unlike!』

說來,要感激現今的先進科技,能提供這麽多渠道!
又這麽直接!




12/oct /2013





王柏泉畫作 (N12) 傲菊





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