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11月20日 星期日

中國傅統戲曲 (二)

















王柏泉畫作 (N173)





除喜粤曲外,也聽其他地方戲曲,依次是越劇、評劇、黄梅戲、京劇、崑劇、評彈等。

50
70年代越劇電影 《梁山伯與祝英台》《紅樓夢》《碧玉簮》來港公演,轟動一時,范瑞娟、傅全香、徐玉蘭、王文娟、金采風盛極一時又黃梅戲《七仙女》... 的〝夫妻雙雙把家還〞傳頌一時。

之後,香港導演李翰祥開拍的黄梅調戲也膾炙人口,一套《江山美人》林黛被受讚賞,黄梅調從此流行一時,另一套《梁山伯與祝英台》轟動台灣,梁兄哥凌波迷倒萬千影迷 (尤其台灣),她唱的黄梅曲流行至今。

退休後的首兩月,天天在家看中央戲劇台...
果真像其宣傳句,舞台小天地,天地大舞台,那時最迷看;

越劇:
《梁祝》的〝樓台會〞《紅樓夢》的〝葬花〞〝焚稿〞《碧玉簪》的〝蓋衣〞〝送鳳冠〞

看范瑞娟靚仔弟子章瑞虹、吳鳯花 -其他派別青衣方亞芬、陳飛、陳穎、吳素英也一樣聲色藝,青出於藍也,人才鼎盛,佈景服飾頭飾既創新又優雅,我個人認為暫時是其他劇之冠吧。

評劇:
最受感動的小白玉霜唱功自然《秦香蓮》唱情繞樑 當中琵琶詞”“闖宫” “殺廟”“香蓮告刀”…留我兒留我女想起也流淚 -挺絶
比較愛看折子戲 -精華部份,新鳳霞《花為媒》的〝報花名〞


京劇:
李胜素(梅寶之徒兒) 王艶、張火丁均扮相美艷身段俏 -印象深刻有前兩人分別演的《貴妃醉酒》《穆桂英》《玉堂春》張火丁的《春閨夢》《鎖麟囊》程派;不一樣的旦聲!其他劇目總覺佈景仍十分傳統簡陋,衣飾頭飾亦沒甚改變,相對其他劇種似乎早已隨時代有所突破了
喜聽京曲,或因粤曲亦有二黄、西皮、流水...






11 / oct /2016






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