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11月19日 星期六

中國傅統戲曲 (一)













王柏泉畫作 (N172)





與大嫂昨晚同往中大逸夫堂看 姹紫嫣紅” -2016中國傳統戲曲;曲藝推廣巡演才知道香港中文大學;書院成員之一和聲書院的通識教育有教授崑劇課程 
是晚學員只演一場《牡丹亭 -驚夢》選段;男的反串〝杜麗娘〞女的反串〝柳夢梅〞承傳傳統藝術也。喜見其初萌芽;起碼有個開始吧!
另一嘉賓演京劇選場《遇皇后》經驗比較熟練

其他劇目則由上海來的戲劇學院和劇團分別演出崑、京、淮、越劇和蘇州評彈。
當中的淮劇《陰陽河》-小腳演出蹺功的李宣;〝圓場〞步法變化多端,婀娜流暢飄逸,唱唸舞姿印象深刻... 必然是台上三分鐘;台下十年功吧。

另喜演崑戲《牡丹亭 -尋夢》的沈昳麗 -她頗乎合我心目中杜麗娘的形象氣質和演出。此刻喜見同排不遠的粵劇名小生龍劍笙亦為坐上客,看她觀畢該幕便隨即匆忙離去。觀眾還未來得及觀其風采

演京戲選場《失子驚瘋》反串女旦的牟元笛,他的身段、水抽功、瘋步功加眼神,演活了急和驚的母親,一點也不覺她是男性 乎為藝術啊...

評彈;蘇州説書這古老民間藝術;一為〝上手〞持三弦;一為〝下手〞抱琵琶,兩人說唱,閉目聽之,舒情典雅。

猶記當年與柏泉初春杭州遊... 應在西泠附近?因天雨關係,導遊給我倆和另一位日本遊客安排了茶室看聽評彈;只我們數人。他給他們畫了速寫素描(?而今不知去向) 這一段唱情頗書卷味的,享受之餘亦甚為驚詫;時為1978年,打倒四人幫不久?






8/ oct / 2016






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