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8月29日 星期一













王柏泉畫作 (N28)




衣:
退休後,我將所有上班套裝服、高跟鞋差不多全送到舊物環保箱或干脆掉丢了事……
剩下來的是棉質洗水衫衭,牛仔衭T恤、舊式花布裙等。

什麼身段決定穿什麼衣服?
年輕時尚,任性買下來古靈精怪衣物、晚裝一大堆,有些甚至未穿過,相信現時已不適合,以後也不敢穿吧!
這幾年,老了胖了,很少找到心儀衣服,也難有全棉内衣,又款適合;布質卻不喜穿,普通店多賣不皺焗身衣料......家居生活,不想買昂貴衣服,只愛舒適卻懶得拿起燙斗燙衣。

回想60年代,我返學的校服,除洗燙外,之前還要用熱水沖豆粉開漿;將洗好干淨的校服白恤衫藍裙;放進漿液中讓其盡量吸收至飽和後,才輕力稍稍扭去過多的漿水,陽光曬晾乾才再噴水燙服,目的令衣物能保持畢挺和耐色,這工序!那時一點不覺煩?就是貪靚!

80年代則迷上日本時裝,她的裁剪新穎常起帶頭作用,手工一絲不苟,如出名的〝一線直縫到尾〞倘若中途縫斷了線;必須拆掉再從頭開始縫過。82年往東京的大出血減價購物兩人自由團 -衣服鞋襪內衣我們買足三天;果真血拼,Shirley 更是,如今過時未穿過的套裝、兩肩大薦博的長短大褸仍在衣櫃裡,睡了30多年,彼一時此一時了。

鞋:  
印象仍深;我喜愛帶回來的蝦肉色半踭日本皮鞋,因易弄污,謹而慎之地;特別場合才穿。幾次甩開的花邊,柏泉為我用他的特用膠水和他精巧手工將之復原無縫,可是,一次的大雨滂沱;哎喲!鞋濕透了,回到家用毛巾將水抹去時,才發覺鞋原來是用紙做的,但之前鞋的光亮,與皮無異?以當時的科技,日本或早已行先一步.....

以前的鬼佬波士,常囑我們做業務的要穿套裝有踭鞋、要化裝...他初來步到時,更為業務部所有女同事請來美容專家授教化裝和穿衣術 ?

優美儀容行藏當然需要。化妝,我向來少重視,我只接受護理皮膚和塗口紅,本來不白的皮膚,搽粉自覺像發了霉的朱古力 ? 不上粉呀 ? 一點也不自然 ! 搽唇膏於我則不同,總覺臉色光澤一點吧 !







28/8/2016




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