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王柏泉畫作 (N98) 初秋 |
聽收音機、睇大戲、看電影幾乎已是我童年時代的全部娛樂。
我們往荔枝角〝荔園〞的劇場看大戲,和盂蘭節的神功戲,當中包括潮劇和粵劇。
從屋後我房間遙望一街之隔;位於蘇屋與李鄭屋村中間的球場;每逢農曆七月盂蘭節勝會必搭棚做大戲,他們的擴音器將家傳户曉的粵樂曲傳播至數條街道外,吸引各街坊前來祭祀燒街衣和看戲。
有一年,我同學的家人是搭建這戲棚的承包人,送了入場券給我們看初出道不久的雛鳳演〝紅了櫻桃碎了心〞。
童年看的電影多是黑白的,間有大鑼大鼓劇戲尾段會是局部依士曼七彩。
母親喜看宮幃粵曲電影,尤其任劍輝、芳艷芬、羅劍郎、余麗珍……. 主演的,一回她帶着我看完新舞台 2 點半場,随即購票再看 5 點半公餘場,戲癮之大可想而知。
媽一次帶着我們看戲時,銀幕上突然有字幕打着母親的名字,說請出戲院門口,有人找你字樣,原來是二叔公來家訪不遇,被鄰居告知到這裡找我們,此方法原來相當有效………
媽也看國語片,第一套是往〝仙樂〞看鍾情、羅維主演的〝桃花江〞;有悅耳主題曲;和插曲〝月下對口〞,難忘當時幾歲的我要吃力從人頭堆鑽看字幕。

那時一張戲票可帶一小童入座。我家五位是小童,通常買兩張票;另一人入場需要街坊携帶;有時我們或提早到;趁大伙兒人多時一併混入場內。

那時一張戲票可帶一小童入座。我家五位是小童,通常買兩張票;另一人入場需要街坊携帶;有時我們或提早到;趁大伙兒人多時一併混入場內。
印象深刻一回;是我們五姑侄已安全入了場,正全神看戲時,忽然前面一行有客入座,電筒的光度照見了我們,眼利的帶位員看見多了一人,要求查飛;還即時要我們其中一人離場!
這當然嚇壞了我們,失望之餘,不知那裏來的勇氣;我堅決對他說:「你之前讓我們一起進場,而今却要我們一位走,我們寧願不看了,我要退票!退票!」
我這樣一說,那位帶位員先生似乎很差異?〝退票〞?不知是否他怕手續麻煩?或是懷仁慈之心,竟說:「今次算啦……以後就不可了。」可以繼續看;我們已心滿意足了。
時至今日,最小的侄兒;間也提起此童年往事,還說佩服我當時的〝夠羗〞好嘢!我則回敬說:「這個當然,否則如何當你們的〝姑〞」 童年……..轉眼已過半世紀,感覺卻似昨天………..
月前,在電影資料館內拍得一幀照片,是舊時影院陳列過的大型戲院廣告板,該〝舊戲院懷舊〞展覽,展示了舊式售票處實物模擬、內設前座、中座、後座、超等、樓上等的座位選劃表、還有戲院門前的小販小食檔模擬和以前的舊戲飛戲橋…….
果真是時光倒流,廣告板上當年的戲…………..恰巧也是我們幾姑侄一同看過的;唯一大家仍記得片名的電影。
真難得,這廣告讓我們想起了;那年我們這幾個青少年,曾搬住牛頭角新邨;乘車來新蒲崗啓德遊樂場前面那間亞洲戲院看的;
![]() |
戲院手畫廣告板 |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