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王柏泉畫作 (N96) 山區 |
與道親來到石硤尾「美荷樓生活館」這是香港第一代公共房屋;由於富有歷史意義,被評為二級歷史建築。活化後的另一邊是「美荷樓青年旅舍」。
1953年聖誕夜石峽尾大火,母親與我適逢這年抵港,剛寄住現場的另一邊二叔公的石屋裡,幸好沒有波及。
六村燒成灰燼,演變成他日原區興建的石硤尾徙置大厦,安置原居災民。
觸目驚心的熊熊烈火,當時雖是幾歲的我,災民逃難片段,至今仍有記憶。這也促使媽要馬上遷入青山道的唐樓居住……..
展館資料豐富,圖文並茂;記錄了50 至 80年代此區的居民生活、風貌、文化、和故事,舊居民的口述歷史……..
一剎那,走入時光隧道,看見環境設施與這裡相同的李鄭屋村,位於故居的右鄰順寧道的後面,小時候的我們,都愛跑往那兒的公園玩耍,打千秋、滑梯、爬鐵架,吃街邊的碗仔翅,雞蛋仔、花生沙糖鬆糕……. 媽來這屋村取手工藝回家做。
照片背景是〝李鄭屋村〞俗稱七層大廈 現已改建 by pat |
也在石硤尾村前面大埔道的一間正義小學教過幾個月課,帶過一班小學生來到這裡的運動場玩耍….....
25/10/2014
![]() |
我們都是這樣成長的 |

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