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5月22日 星期一

粵曲(十)




















王柏泉畫作 (N13) 春風化雨



吳一嘯

最初聽他的曲是《再折長亭柳》少時跟母親往看神功戲,戲台前帷幕上綉有"曲王吳一嘯"的大字樣,此景象頗深刻,知他也是粵語歌唱的撰曲人。 
看過作詞(黑白片)新馬沙三少記得陳姑追舟裡任白隔窗對唱情歌;一邊彈琴一邊唱那年代,我們幾個女同學仔,常聚在一角除唱葛蘭唱的還唱他作的這一首

() 彩鳥在春天,顧影每自憐,情侶在我心心裡暗纒綿() 身化燕,有夢常到君邊,想到艶情心欲軟,今夜暗將情意用琴傳

() 燕雀在春天,顧影也自隣 ,情侶在我心心裡暗纏綿() 身化燕,有夢常到卿邊,想到艷情心亦軟,一樣暗將情意用琴傳… 

??一下子想不起這是什麽小曲 ??

其後聽過他寫給小明星的,多是花月風流韻事,露骨詞句,如《胭脂扣》紅菱帶》醉折海棠花》一枕香銷《寒夜琴挑》多情燕子歸》等……艷曲?被譽為雅俗共賞的才華曲王
確,如今要找一個寫舊文學;文又流暢的撰曲人
 很難或已經〝沒有了〞?

有次柏泉去聽演唱會,帶回一盒錄音帶給我,囑我試聽,是吳一嘯作詞白楊唱的賣春愁她唱得好、有味道;聲又靚。他詞寫來文藝、細膩入情,是他作品中少有從女性角度寫的〝相思情歌〞。現今人沒有的情懷..

此曲不太長,卻有齊小曲、板、長句花、板、二王、南音等。連忙要求柏泉將之成簡譜.. ..


可惜,我們卻來不及拍和……




20/12/2016



《賣春愁》 柏泉手寫簡譜





















粵曲(九)




















王柏泉畫作 (N176)


星腔曲漸少人熟識,老一輩的人買少見少,年輕人大多沒有興趣接觸,記得之前送埋演唱會飛也不願聽,大中年也不太理會

小明星天賦獨特圓潤自然的嗓子;淡淡定定平穩的唱法襟聽加上當時被譽為曲王的吳一嘯、曲帝胡文森、曲聖王心帆等為她撰曲百餘首,成歌壇中擁有最多曲目者,註定"星腔"能風魔當時歌壇。

我輩自小聽粵曲,但星腔來去只知那幾首
直至 926月柏泉和我、教授夫婦、娟姐;被邀往聽小明星紀念演唱會,演唱者只有小明星徒兒陳錦紅一人,當晚第一次聽王心帆的前情如夢》《故國夢重歸後首歌詞多用李後主詩句為主;全曲長約大半個鐘,聽者也需要頗多能耐真佩服歌者;已一把年紀;仍有這樣的記憶和力氣,這是另類歌壇曲,單調;聽來純樸悅耳如説書

回到家裡,從柏泉的卡式櫃找來劉鳳、周頌雅、梁英等所有星腔帶來聽
這與上《故》曲風格截然不同,該類歌壇曲,差不多全是以男性角度來寫女性的嫵媚嬌態,多描述風月韻事,內容頗露骨色情..
相信是要滿足當時的市場需求吧,圓了來聽曲的文人雅士? 公子哥兒?普羅大眾?撰曲的"顧曲周郎"...
 ...他們的風流美夢吧。

那年代沒有電腦、手機?電視?電影也少?男性寄情 "茶樓歌壇"是很自然的事
感覺部份歌壇曲,內容相同,似千遍一律,多數沒有特定故事人物,所以頗難記得那曲是那曲? 內容亦難入家庭屋 ?

現代人生活匆匆,那來時間聆聽動輒要化十幾分鐘一首曲的閒情...
想來,星腔廣傳至今80載已屬難得;
歌壇曲已完成時代使命;或代表一個時代的過去



8/12/2016